当前所在位置: 首页>> 校友风采>>
  

【校友专访】曹轶:从湖工走出的全国劳模,用匠心点亮“电气之光”


作者:机械工程学院 发布时间:2025/05/30 18:14:36

近日,我校电气化专业1989届校友、湖南郴州粮油机械有限公司研发部部长助理、电气自控工程师曹轶荣获“全国劳动模范”荣誉称号,这是党中央、国务院对各行各业杰出劳动者的最高褒奖。


车间里走出的技术传奇


1989年,曹轶从我校电气化专业毕业后,便将人生坐标锚定在电气自动化领域。从郴县碾米机厂的基层设备主管到行业研发骨干,他用三十余年光阴书写了一部“从车间走出来的技术传奇”。

 

 

他的口袋里始终揣着泛黄的笔记本,密密麻麻记录着设备运转数据与创新思路;深夜的大米加工车间里,总能看到他调试电气系统的身影——关注主机运行参数、优化设备控制逻辑、监测电缆运行状态,这些细节打磨成了他技术突破的“基石”。

“传统碾米设备全靠人工紧盯仪表,稍有疏忽就会导致产线停机。”曹轶深知技术革新的迫切性。他主持工厂配电系统设计、主导精制米加工成套设备电气控制升级,相关项目先后斩获省、市科技荣誉,为传统粮机行业注入了自动化“基因”。


创新攻坚筑就的硬核成果


2001年加入湖南郴州粮油机械有限公司后,曹轶投身粮机装备智能化浪潮。他以“技术突围像剥洋葱”为信念,带领团队从零搭建智能控制系统框架。白天泡在车间调试设备,夜晚钻研工业自动化前沿技术,成为他的工作常态。

 

 2017年,他迎来职业生涯的“硬仗”——主持亚洲最大大米加工厂(黑龙江春华秋实粮油公司日产1000吨精米工程)自动化系统建设。为实现客户“智能控制+信息管理”的需求,他在零下20℃的车间里连续30多天奋战:白天调试硬件,夜晚优化电脑组态软件,成功构建三级智能管理网络平台,让庞大产线实现数据透明化、控制可视化。客户的高度赞誉背后,是他用毅力啃下的“硬骨头”。

深耕至今,他主导开发20余种自动化新产品、40余套大中型控制系统,超10000套智能化系统应用于粮食设备主机,为企业降本增效立下赫赫战功。


共产党员的“技术报国”初心


作为一名共产党员,曹轶积极参与组织生活,撰写《有信仰者有恒心》等学习体会,将党性修养与技术创新深度融合。他立足行业发展全局,围绕产学研协同创新、科技成果转化等关键领域,为行业发展建言献策,展现出一名技术工作者的政治担当。

曹轶深刻践行“一个人的突破是浪花,一群人的创新才是大海”的理念,毫无保留地分享技术经验,培养青年技术人才。在其带领下,团队先后攻克多项行业技术难题。此外,他还深入乡村开展技术培训,将自动化技术送到粮食加工一线,有效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,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。

三十载坚守结出累累硕果:18项国家专利、3篇国家级论文、中国粮油学会科技奖、湖南省科技进步奖……直至“全国劳动模范”的最高荣誉,成就生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科技工作者服务国家、奉献社会的崇高追求。


湖工岁月埋下的“匠心种子”


谈及母校,曹轶满怀感恩:“在母校的求学时光,是我职业生涯的‘奠基石’。老师们的教诲让我爱上技术创新,电气化专业的系统学习培养了我‘啃硬骨头’的钻研精神。”

 

 

曹轶寄语学弟学妹:“希望大家珍惜在校时光,紧跟时代步伐,多去实验室‘摸爬滚打’,多参与实践项目‘锤炼真功’。无论未来从事什么工作,都要保持学习热情,带着‘精益求精’的匠心,在各自领域发光发热!”

从湖工校园走向产业一线,曹轶用三十余年光阴诠释了“匠心筑梦”的深刻内涵。他是母校的骄傲,更是新时代劳动者的典范——以坚守诠释担当,以创新驱动发展,让“湖工力量”在粮机自动化领域熠熠生辉!

 

 

致敬榜样,向曹轶校友学习,在奋斗中书写属于湖工人的精彩篇章!



地址: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区福星东路88号 | 邮编:411104
联系电话:0731-58683815 | E-mail:hniexyb@hnie.edu.cn